【小儿眼病斜视弱视抓住治疗“关键期”】
近日,笔者在一份数据调查中看到,我国近视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50%至60%,近视人数连年攀升。为探究这些骇人数字背后的原因,笔者来到郑州普瑞眼科医院进行了走访、调查。
眼科专家提醒:开学后,应定期给孩子检查眼睛
在小儿眼病诊疗中心门外等待检查就诊的孩子近30个,大多数是中小学生。据普瑞眼科医院导诊护士称,开学不久,又正值周末休息,该中心接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患者主要反映视力下降,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
郑州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病诊疗中心主任张超称,中小学生的眼睛发育尚未成熟,过度用眼或者不好的用眼方式均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变化,来院检查的孩子有一部分是上学期就已经确诊近视或已戴镜来院复查的,也有不少是因假期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过久,导致视力明显下降而前来检查的。原来未发现近视,开学后,发现近视的孩子,要经过扩瞳验光等详细检查才能确定其近视是真性还是假性。确定为假性近视,一定要教育孩子保证良好用眼习惯,还可适量用促进眼部放松的药物。真性近视必须配镜矫正。
张超主任提醒家长,应将爱护孩子眼睛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从小教育孩子正确用眼,并观察孩子眼睛变化,发现有眯眼、歪头视物等现象就得到眼科医院检查,越早诊治,效果越好,千万别拖延,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开学后,在孩子周未休息时间,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眼睛有无眼疾或视力下降现象。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将儿童眼病对儿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如果怀疑有斜视或其他眼病,在出生时就应检查;如有眼病家族史,1周岁前就要接受眼科医生检查;2-3岁时,全面检查视力、双眼视觉、眼球健康状态检查;5-6岁时,孩子入学前,还要进行眼科检查;中小学生应当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保健检查,这样能将绝大多数儿童眼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线咨询】【预约就诊】
【免费通话】
验光配镜是医疗行为
另外,张超主任指出,父母辨别孩子是否近视时,应该问孩子是否看得清,而不是问他们是否看得见。如果孩子看电视时总眯眼、皱眉,就可能是近视了。
从医学角度讲,近视可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而假性近视是可通过科学的医疗手段治疗的。如未经散瞳确诊、治疗而直接戴上了本来可以不用戴的眼镜,不久也就变成了真性近视。青少年眼睛发育期可调节性大,科学安全的医学验光配镜是对自己眼健康担负最基本的责任。
张超主任提醒指出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才能科学、健康、舒适地矫正和控制近视。选择正规医院医学验光是配镜准确的前提。医学验光是科学、严谨的过程,有着复杂的验光程序以及精细、准确的检验和处方结论。医学验光配镜是纯粹的医疗行为,每一副眼镜都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验光结果以及年龄、屈光度、佩戴舒适度、视觉效果等因素量体裁衣制作。
临床证明,通过医学验光配戴框架眼镜者,不会产生视疲劳,近视度数更稳定,发展缓慢,可有效地预防终端性眼病的发生。所以建议青少年配近视镜应该选择眼科医院。
斜视应及时尽早治疗
屈光不正、斜视、弱视是危害0~18岁青少年眼健康的三大杀手。其中,斜视的发生率约为1%。
张超主任指出,斜视直接导致视力的下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斜视还会影响外观,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一旦发现孩子患有斜视,就应及早诊治,千万不可相信“等孩子长大以后慢慢会好的”等不科学说法。对于儿童共同性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等到12岁后则可能丧失双眼视觉功能,此年龄以后即使进行斜视手术,也只能起美容效果。因此,斜视应该及时尽早治疗。有轻微斜视的儿童,可以视功能的好坏决定手术的时间。
3—6岁是弱视最佳治疗期
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儿童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我国的儿童弱视发病率为2.43%,多是由屈光不正和斜视导致的。据统计,我国3亿多儿童中就有1千万的弱视儿童,而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弱视极易被家长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孩子终身失去正常视力,使家长和孩子都痛苦不堪。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弱视治疗至关重要。
张超主任解释说,弱视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孩子眼球内外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却视力低下,即使戴眼镜也不能达到0.8的正常矫正视力。3—6岁是小儿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只要早发现、坚持治疗,大部分患儿都能治愈。如果超过6岁,视觉发育敏感期过了,尤其是12岁以后,视觉发育基本成熟,不但矫治视力难恢复,还会丧失立体视觉,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影响孩子一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弱视的关键。